竹地板虽经干燥处理,减少了尺寸的变化,但因其竹材是自然材料,所以,竹地板还会随气候干湿度变化而有些变形;在北方地区如果遇到干燥季节,特别是开放暖气时,消费者可通过不同方法调节湿度,如采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盆水等;南方地区到了多雨季节,消费者应多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干燥;同时,在室内使用竹地板应尽量避免与大量的水接触,若有水泼到地板上,应及时擦干,清洁。
其次,避免损坏地板表面。竹地板漆面,应避免硬物撞击、利器划伤、金属摩擦等。防止将灰尘、沙子等物带入房间,这可以在门口放置一块擦鞋垫,但必须保持鞋垫的清洁。不要用钉尖物擦刮竹板表面或穿带有金属钉的鞋进入房间。可以用一些纤维面料将家具的脚包起来,这样既可以使家具移动起来更方便,还可以使家具不损伤地板。
后,应正确清洁地板。在日常使用过程,保持竹地板地面干净、清洁时,可用干净扫把扫净,然后再用拧干的拖把拖,平时也可以用柔软湿布轻擦地板,当然也可以像对待地毯那样,用吸尘器除去地板上的灰尘。根据使用情况,可以隔几年打蜡一次,保持漆膜面平滑光洁。如果条件允许,2到3个月可在竹地板表面打一次地板蜡,这样维护效果更佳。
另外,还需要常开窗换气,调节室内空气温度
竹地板按表面结构可分为:径面竹地板--侧压竹地板;弦面竹地板--平压竹地板;重组竹地板三大类。按竹地板的加工处理方式又可分为本色竹地板和炭化竹地板。本色竹地板保持竹材原有的色泽,而炭化竹地板的竹条要经过高温高压的炭化处理,使竹片的颜色加深,并使竹片的色泽均匀一致。
竹地板并非新产品,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已经出现,从1998年起竹地板制造技术成熟,当时产量只有30万平方米,由于当时的工艺较复杂,而且不够成熟,所以竹地板的使用寿命及防潮防蛀等问题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,所以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。到2005年,全国竹地板产量达到3000万平米。
竹地板作为一种十分有特色的地板种类,外销价格高,效益良好,所以自诞生之日起,中国上规模的竹地板企业几乎都把目光放在了国外。作为地板的代表,全国竹地板产量的60~70%都出口,这也造成了竹地板“国内开花国外红”的局面,在中国本土反而认知度不高。在国外贸易壁垒和国内出口企业恶意价格竞争的压力下,中国竹地板界才意识到了本土市场的重要性,开始积极推进竹地板在国内消费者中的认知度。
生产工艺
1、原竹检验
竹地板一般用毛竹做原料,但毛竹的力学性能与竹龄及取材部位有密切关系,竹龄小于4年,竹材内部成分的木质化程度不够,强度不稳定,干缩、湿胀率大,应选用5年以上的毛竹。竹子一般根部壁厚,梢部壁薄。因此,一般选用胸径大于10cm,壁厚7mm以上的杆形直的新鲜毛竹为原料。
2、断料
毛竹是根部粗、**部细。将竹筒按照壁厚程度区分,截成规定长度。
3、冲片
将原竹冲成规则的竹条
4初刨
干燥后的竹条需经四面刨进行四面精细刨削,刨去残留竹青、竹黄和粗刨留下的刀痕等,这样的处理后竹条与竹条才能胶合得很牢固,无裂缝,不开裂,不分层。竹条精刨后应进行分选,将加工尺寸不符合要求及色差大的竹条从生产线上剔除出去。
5、蒸煮漂白或碳化
竹材的化学成分与木材基本相同,主要是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木质素和抽提物质。但竹材含有的蛋白质、糖类、淀粉类、脂肪和蜡质比木材多,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,易遭虫、菌类的侵蚀,因此竹条在粗刨后需进行蒸煮处理(本色)或高温高湿的炭化处理(咖啡色),除去部分糖分、淀粉类等抽提物,处理时加入防虫剂、防腐剂等,杜绝虫类、菌类的滋生。